IB課程唔易讀 要容許子女問Why

社會

發布時間: 2015/12/11 07:00

最後更新: 2015/12/11 10:47

分享:

分享:

有別於本港學習模式,IB講求活動,主張訓練學生思維、創意。(IB組織網頁圖片)

不少家長迷上IB、認為其較易讀,甚至認為較易獲大學取錄。然而,國際文憑組織亞太區傳訊和市場部經理Sebastien Barnard坦言,學習並非以「是否容易」作分野,IB並不易讀,只是學習模式不同,家長要改變心態配合。

有別於本港學習模式,Sebastien Barnard指出,IB講求活動,連學生用的桌椅亦是圓形,不作一行行排列,讓學生可以自由討論及發表意見;同時亦會訓練學生評估自己及他人習作的表現,這些正是大學的要求。

學習模式可訓練學生作多方面完整思考,例如水,可以從數學角度教導量度容量,又可從地理角度教導水循環,也可由食水曾引起的爭端教導歷史、社會發展等,因此,他認為IB並不「容易」,只是學習模式本質上不同,主張訓練學生思維、創意。

唸IB要有良好學習效果,家長心態亦非常重要,要容許子女問「why」;他指出,曾有家長問老師,為何IB課程不用買教科書,他們反問家長,為何一名只有5歲的學生需要教科書,應鼓勵他們向有興趣方向發展。

港生往往在IB大學預科考獲佳績,以今年為例,平均考獲逾33分、高於全球平均約29.88分,更有逾60位考生考獲滿分45分,Sebastien Barnard認為情況屬好壞參半,他指亞洲地區傳統概念要努力讀書,因此成績較理想,屬意料中事;然而學生要明白「分數」不代表一切,因踏入社會工作後,「分數」便沒有意義。

另外,IB課程,將於明年5月引入中學電子評估(eAssessment/on-screen examinations)。有開辦IB中學課程的學校可自由選擇參與,完成評估的學生可獲得國際承認的國際文憑中學項目畢業證書;但IB組織強調,結果不影響學生繼續升學。